要说外卖小哥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?
蓝色或者黄色的外套。
除此之外,标志性的小电驴,时刻不离手的手机。
不过,最近我发现世道变了。
这段时间拿餐的时候,我撞见了好几个头盔上固定着台运动相机的外卖小哥,一问是在干啥捏?都说是在拍视频。。。
众所周知,外卖员的收入跟送单数挂钩,属于高强度体力活,怎么现在送外卖还要另学拍视频了?是什么新增支线么?
摸不着头脑的我,决定靠互联网答疑解惑,结果一弹出来,给我看迷惑了。
——这也太卷了。
全国各地的外卖小哥,都在对着镜头记录自己的生活。
外卖自媒体一般分 toB 和 toC 。
比如我最近刷到的这个骑手小姐姐就主打 toC 内容,她叫“送外卖的王发达”,在她的视频主页里,事无巨细地记录下了送餐过程中发生的事儿,取错单,联系不上客户,以及下雨天,被路过的公交车溅一身。
午餐高峰一个人拎8个外卖
而这位@阿坤外卖仔,走的则是 toB 路线,特别善于输出自己作为行业老炮的经验,为无数新入行的骑手答疑解惑。
如何让电瓶车跑一天不用充电,下雨天跑单有什么小技巧,新手送外卖需要买什么装备?跑外卖选哪个平台好?
还别说,分析的头头是道。
别期待这些视频有什么华丽转场和镜头语言,很多外卖员,剪辑能力稍有欠缺,但这也挡不住他们做自媒体的心。
不少外卖员,甚至主打怼脸闲聊,今天跑单的行情好坏,有没有遇到奇葩客户,送外卖的今日心情,逐一汇报。
这些视频刷多了,有一种感觉:这年头不会拍抖音,已经不配跑外卖了嘛?
顺着这些视频和分享,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,正用朴素的镜头语言,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展示着自己的生活,精心运作着自己的账号。
前几年如果写文章想聊聊网约车司机的行业现状,得线下打车问,遇到好心师傅,才有可能深聊几句。
近几年,只需要搜索跑滴滴这个关键词,从跑“一口价”的快车司机到开奔驰 S 的豪车滴滴司机,都会立刻展示在你面前。随手翻翻,就能知道师傅们一天会跑多久,赚多少,数据还特丰富。
卡车司机也是啊,同样在事无巨细地分享,自己开卡车在路上的故事。
有人可能不理解,这不就是劳动者们在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嘛,有啥好看的?
如果你愿意仔细观察,会发现每个主页就是窥探一个职业的窗户,帮你深入了解其他工种的生活,而且特别深度,像一天能赚多少钱,每天都会干啥这些信息,平时你都没法接触到。
而且,虽然镜头朴质,取材单一,但真不无聊啊,内容特别真实、丰富。
工人在工地里吃的 10块钱的蛋炒饭长啥样?
保安平时就坐在岗亭里,会无聊不?
从事宠物洗浴的人,遇到最难搞的猫都有多难搞?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