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抓了鳌拜后,为什么没有处死他呢?(墙裂推荐)

zhiyongz 阅读: 2024-05-15 09:56:12 评论:0

  康熙抓了鳌拜后,为什么没有处死他呢?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。

清康熙六年(1667),14岁的康熙帝举行了亲政大典。虽然在名义上亲政了,但他对朝政几乎没有话语权和处置权。鳌拜在朝堂上依然说一不二,甚至曾僭越本分,强行在奏章上写下批示。

  康熙帝知道要想掌控实权,必须除掉鳌拜。他先假意申斥了弹劾鳌拜的大臣们,又拜鳌拜为太师太傅,将鳌拜推向权力巅峰。

与此同时康熙帝还找来一群少年,日日与他们摔跤打斗,练习扑击之戏,甚至在大臣们前来面圣时也不回避。久而久之,鳌拜便认为康熙帝懦弱贪玩,逐渐对这些少年也放松了防备。

清康熙八年(1669)五月,趁鳌拜见之时,康熙帝安排这些少年与侍卫一拥而上,制服了鳌拜。朝中大臣罗列出鳌拜“大罪三十”,提出要把他满门抄斩。

康熙帝却认为鳌拜战功赫赫又是朝中老臣,虽有罪,但罪不当死。于是,康熙帝拘禁鳌拜,诛杀了他的一批亲信,其余觉羽或降职、或充军。

  从鳌拜事件可以看出,康熙帝不仅谋略出众,且懂得隐忍、宽容,已经初步崭露出一代明君的风范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部分内容源于互联网,请仔细甄别真实性!如涉及关于钱的内容,更请谨慎对待!网址:https://tashuo.net/articles/21868.html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