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AI距离工业革命,还差一部手机

zhiyongz 阅读: 2024-04-01 17:06:33 评论:0

“人类必须从现在开始警惕AI。”——2017年7月15日,特斯拉创始人兼CEO马斯克在参加美国全国州长协会夏季会议时再次强调。话音未落,台下一片嘲笑。列席的嘉宾,并非技术一窍不通的文盲:普通人眼中的人工智能,是一个谷歌Alpha GO大战李世石后才诞生的新兴产业。但在此之前,AI诞生以来,历史已经有60多年,从达特茅斯会议到深度学习崛起。60年间,科学家们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曾试遍各种方法,投入各种顶级的资源。然而三起三落之后,相比“威胁人类”,“扑街”反而更像是AI的底色。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,数学家与工程师为主力,以符号学为基础,造出了人类第一个自然语言对话程序ELIZA,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自此来临。然而,算力与算法的双重不成熟,很快让科学家们呕心沥血的研究,全都变成了故纸堆里的失败注脚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产业再次复苏。以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,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、反向传播算法、卡耐基梅隆大学的XCON专家系统一度被当作曙光。然而,专家系统的运行成本之高,错误之多,不到20年时间就宣告了这次浪潮的彻底破灭。直到2012年,围绕深度学习算法,AI首次展示出了在部分领域超越人类的可能;此后十年,以深度学习为基础,大模型破土而出,写诗、画画、问答、写代码无所不能,人类第一次看到了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希望。

当屡败屡战已经成为AI的代名词,我们凭什么相信这次不一样?

部分内容源于互联网,请仔细甄别真实性!如涉及关于钱的内容,更请谨慎对待!网址:https://www.tashuo.net/articles/7490.html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